半年多前,想著自己未來職涯發展,該繼續待在熟悉的領域,還是跳脫原先的舒適圈,朝不同產業發展呢?會萌生此想法,主要是觀察到我與年資十幾年的同事,工作內容並無太大差異,似乎現在就可以看到十年後的自己十年就這樣做著一成不變的工作,也無太多機會需要學習新的事物,讓我意識到如果不改變,自己可能在未來會失去競爭力?
在這時,主動投遞了云光的職缺,記得面試主管問我,妳有準備好轉換產業嗎?當時從南部離家北上求職的我,已經下定決心要轉換產業,面試後更加深轉換跑道的決心。其中最吸引我也讓我遇到的第一個挑戰是公司對於新人的訓練,要求新人需經過專業報告,讀懂公司技術相關的基礎知識,目的是讓非理工科的我們未來在內部溝通時不會像鴨子聽雷,能夠快速進入狀況。回想自己進來云光快半年的時間,第一個月新訓的專業報告到目前都還是記憶猶新,努力準備程度大約僅次於準備學測,常常讀到半夜,不過在學期間的讀書比較像是應付考試,出了社會後的知識求取就是真正考驗了解的程度,不斷地自問我真的理解了嗎?是不是還有我沒讀懂的地方,過程中時常會感到壓力和緊張,但我不服輸的告訴自己「別人可以,我也一定可以」,也因為有這段過程的高壓學習,使自己在一個月內充實了專業知識、鍛鍊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,還有在請教其他同事時培養出的情感。
有著天壤之別的產業領域,原本處在凡事需按照作業指引guideline工作的醫療產業,因攸關病人疾病和生命安全,任何一個疏失都可能危害到生命,對我來講是一個不容許有太多自我想法的工作環境,如今離開了醫療體系,進入製造業後,主管卻請我可以自己建立一個SOP,想想可以為現階段的工作模式帶來什麼改善方法,或者為既有的工作內容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改變,激盪出新的火花,完全不同的思維,但我想,可以把在醫療產業培養出的細緻、謹慎和標準化意識帶入製造業PDCA持續改善的作業,同時也保有彈性和創新空間,兩者加成下找出條符合我自身想法的新路。
相比大企業內的一個蘿蔔一個坑,感受到云光同仁們都有著願意多做一點的性格,這想法也連結到專案的推行,有與不同部門同仁或主管訪談的機會,多與我講述到「當責」的重要性,比如要完成一項專案,先設立一個目標,這其中的過程付出,都是為了達到最終目的,也因為這樣的想法,不會去在意別人是不是比我少做什麼,或我比別人多做了什麼,這也體現出云光有著眾人之力的團隊文化,一個人走不久,一群人才走得長遠。「成長是由改變而來」是這半年來最有感觸的一句話了。